改革开放中的深圳珠宝产业发展迅猛,各类珠宝企业已超过2300多家,全行业制造加工总值超过了600亿元,占到全国70%以上。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展,珠宝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但位于市区繁华地带面临重重压力却成了“优化提升的瓶颈”,内移已见端倪。对此,深圳中饰珠宝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下称中饰中心)在进行市场调研和系列考察后,审时度势,勇于解决瓶颈问题,为了珠宝产业的提升和转移,决策在宝安区新建沙井大王山珠宝特色工业园。在北京奥运精神的鼓舞与启示下,中饰中心将把大王山珠宝特色工业园打造成珠宝产业的“鸟巢”。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而挺建的这座珠宝“鸟巢”,尤需努力精心打造,中饰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今年一季度将分别召开专家、企业家、品牌企业等系列专题论证、发展研讨会议与活动。 3月6日,专家论证会在园内召开。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珠宝学院、世界杰出华商珠宝企业家协会、中宝协设计专委会、深圳珠宝首饰研究所、深圳技师学院、江苏、广东、广州等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政府负责人近30人与会。 论证重点集中在“十大优势”上,其一,海陆空交通便捷。该园在深圳国际机场附近,又临近香港国际机场;有口岸福永码头,海上直达港澳;公路交通更便捷,有广深高速、宽阔的107宝安大道;地铁与广深城际在建,新型轻轨将环绕珠三角,循环连接。其二,配套合理完善,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现有钻交所、珠宝学院、鉴定中心、物流、银行,已有成熟社区、学校、医院、商场、酒店、娱乐设施,还有配套厂房,质好价低,可租可购。其三,两大平台齐全。交易平台规模大,档次高,硬件条件完善;公共信息平台大,信息大屏幕,展示系统好。其四,地方政府支持。列入政府重大项目,文博会分会场、设立创业基金、出台优惠政策。 珠宝文化创意成了聚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已认定中国深圳“设计之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已于去年12月在北京举行。珠宝特色园区在特色之一的“设计”上,“世界珠宝未来看中国,中国珠宝现在看深圳,”而“深圳珠宝看设计”。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有民族特色、传统元素、“中国之风”,有经典特色、时尚元素、欧美风格。有个性、有艺术性、珠宝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设计必须创新,办学、交易等亦需创新,方有吸引力,凝聚力。 会上,注意力汇聚到政府的支持力度方面。深圳珠宝产业之所以发展迅猛,成绩显著,甚至成了罗湖区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关键就在于政府十分重视、支持力度很大,措施落实得力,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方才筑得好巢引得凤来。可喜的是,宝安区政府将珠宝特色工业园列入重大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作用,文化产业办积极参与研究,共商办园大事。明确思路,即“立足深圳,服务珠三角,辐射全国,连接国际”。依托区域内庞大的产业规模效应,通过整合优势资源,进行高起点的规划,引入高效的科学管理,发展高品味的珠宝产业,定位于打造中国珠宝品牌之都、中国珠宝设计之都,世界级珠宝产业中心,从制造深圳向服务深圳、创造深圳、总部深圳迈进。 与会的专家教授、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切从国情实际出发,各抒己见,谈利谈弊,反复论证,求同存异,形成了共识:中国珠宝看深圳、珠宝鸟巢在深圳。 (本网特约撰稿/夏德时) |